最新研究 人若只為己 天誅地滅
作者: 尹德瀚╱綜合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3年8月4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尹德瀚╱綜合報導】
俗語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自私是人類天性,之前有研究顯示,在物競天擇的演化過程中,自私的人往往領先比較合作的人;但美國密西根州立大學一項新研究卻顯示,演化過程不見得有利於自私的人,如果人類只展現自私特性,可能早滅亡了。
研究團隊以賽局理論中的「囚犯困境」為模式進行分析。在此模式中,司法人員向甲乙兩囚犯各自提出條件:只要他們檢舉對方,自己就可獲得自由,另一方則須坐牢6個月,但前提是只有一方密告,另一方保持緘默。
如果甲乙兩囚犯都選擇檢舉(背叛)對方,則兩人都須坐牢3個月,如果甲乙都選擇保持沈默(合作),則兩人都只需坐牢1個月。
根據數學家納許的分析,處於囚犯困境的最佳策略就是彼此不合作,也就是彼此背叛。但主持這項研究的阿達米(Christoph Adami)教授質疑,如果納許的理論是對的,為何在動物、微生物和人類世界中,都可以看到彼此合作的例證。
阿達米解釋說,關鍵在於之前的研究未列入溝通因素,「接受偵訊的兩名囚犯不得彼此接觸,如果他們能溝通,就會立下約定,讓兩人都只需坐牢1個月。而如果不能溝通,誘因就是彼此檢舉」。
研究團隊使用一部大電腦,模擬自然界中千百種牽涉到合作和背叛的二元行為(例如逃避或奮戰)模式,且將事前溝通作為做決定的因素之一,結果發現,卑鄙自私的行為只在短期間內有利,如果長時間卑鄙自私,必為另一方知悉,終究對自己不利。
英國學者柯曼說,當年達爾文就為自然界觀察到的合作現象感到困惑,一般人以為物競天擇有利於剝削和自私的物種,但這是過度簡化的理論,並未將基因的自私特性列入考量。他指出,要生存的不是個別物種,而是基因,基因利用個別物種來進行繁衍,因此「自私」的基因從合作的物種中獲利。
http://tw.news.yahoo.com/最新研究-人若只為己-天誅地滅-213000841.html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