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4 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 By OZCHAMP.
答:
一、「監獄管理倉儲化」: 所謂「監獄管理倉儲化」,係指受刑人之管理強調的是:風險管理(Risk Management)的觀念。在犯罪學實證學派影響下,本來透過監獄調查分類的功能,施以個別化處遇予矯治,以以強調化除惡性,復歸社會為導向的教育刑目標,然而,在現代風險管理的觀念下,面對長刑期而難予矯治的重刑犯收容人,這些人犯由於監禁時間過長,是否能在順利復歸社會都是問題,舍房就如同倉儲「冷藏庫」一般的作用>長期監禁隔離。 因此,可以預見的是,必須設立超大型監獄(監獄人滿為患之情形必將湧現)以及超高度安全管理監獄(針對難以管教之人犯予以獨居監禁),方足以因應未來矯正工作需要。這種概念,我們叫它為「監獄管理倉儲化」。 也因為受兩極化的刑事政策的影響,也有學者將它稱為「監獄管理倉儲化時代來臨」。
二、社區處遇:係社區性犯罪矯正,顧名思義係將犯罪者置於社區中接受矯正處遇,其目的在提供犯罪人在社區或受刑人在出監前能先熟悉社會情況與社會生活型態,學會處理個人即將面對的各種問題,出監後能遠離犯罪,成為良好的公民.社區性犯罪矯正是指任何減低使用機構性處遇及減少機構監禁時間,或藉由增加受刑人與常社會接觸之措施,其內容包括觀護處分、金、轉向計畫、工作及就學外出、返家探視假釋等。
社區處遇>社區性處遇依刑罰執行時間(前、中及後)區分為: 第一種刑法執行前社區處遇:內容有罰金 、緩起訴、緩刑、損壞賠償、社區服務、日間報到中心、 電子監控、密集觀護、在家監禁。 第二種是刑罰執行中社區處遇:內容包括外出就學、外出工作/就業、外出職業訓練、返家探視、週末 及假日服刑、夜間服刑/監禁及各種型態的震撼性措施,包括震撼監禁 以軍事戰鬥營最具代性、震撼觀護、震撼假釋等。 第三種是刑罰執行後社區處遇: 如假釋中付保護管束、及各種型態的社區矯正中心或稱社區居住收容 所,包括釋放前收容所、社區重整中心、中途之家。
緣此,在1970年代,英美刑事司法程序中非機構性處遇又稱社區處遇,是一種對認罪犯罪人的社會控制機制。美國學者克利爾及柯爾(Clear& Cole, 2000)曾依照對犯罪監督的程度,將社區犯罪矯正的型態分為三類: (1).監督方案:內容包括社區服務、罰金及震撼觀護等。 (2).居住方案:作法是以中低度安全管理機構提供諮商輔導、藥癮戒 治及就業訓練等。 (3).釋放方案:包括日間外出、返家探視、中途之家或社區矯正中心 及與眷屬同住;上揭之處遇,以在圍牆外之非機構單位的措施, 故稱「非機構化矯治處遇」。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