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人:關心
日期:2015-02-15 22:20:37
瀏覽:1900
回覆:11
Q
悲壯的同學,與致死生於度外的矯正魂,似乎撼動許多人(社會),許多問題已浮現了。該面對了。
回 應:建國
日期:2015-05-22 11:38:39
1F
高監發生這麼大的事、
矯正署的作為就是多一本簿冊
廢!!!
回 應:陸東原副典獄長
日期:2015-05-14 20:20:32
2F
平日勤造福,臨難毋苟免
陸東原
民國一○四年二月十一日,台灣高雄監獄發生監內收容同學挾持典獄長之重大事件。當天下午四時許,有六名收容同學持剪刀先挾持一名管理員及二名替代役男,接著該監副典獄長、戒護科長也被挾持後,即放開管理員、替代役男等三名。之後又換由典獄長陳世志、戒護科長被挾持,放開副典獄。此期間,該六名收容同學,先前已破壞槍械庫中門鎖,搶得六五K2步槍六支,子彈一七七顆,手槍四支,子彈六六顆。歷經十四小時驚心動魄的對峙與談判,結果遺憾的是:該六名收容同學以自我了斷收場。陳典獄長等安然無恙,全監上下(包含收容同學)平安落幕。
事件發生後,在多元化社會中,造謠、炒謠、附謠等言論,自然多方呈現,如某法醫質疑該6名囚犯有他殺可能。後來由國際知名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證實,六囚持槍自殺沒有外力,並說:該案是悲劇,但却是最好結局。足見謠言終將止於智者,筆者不予贅言。
今在指責、批評甚至謾罵聲浪中,綜然在監內設施或領導管理制度或收容同學之管教等等方面出現了百分之九十九的錯誤,但筆者必須提出一些個人見解,以資支持肯定並勉勵全體參與犯罪矯正工作同仁。
在事件發生當時,整個機關全體同仁,個個「堅守崗位」,不懈怠職務。沒有一人藉機苟且偷生,因此才沒有釀生更大的集體鬧房或暴動……等等不堪想像情事。這種「臨難毋苟免」精神,值得敬佩!
十四小時長時間對峙和談判當中,無任何人受大傷害,監內作息正常,囚情穩定。足見在陳典獄長領導下的全體同仁,平日必然齊心協力以用心、細心、愛心、耐心的態度,為全監內收容同學「造福」!例如:全監同仁在陳典獄長領導下,積極為更生人找出路,在監舉辦就業博覽會,使其毋需為謀生再觸法,被譽為是收容同學的「就業多爸爸。」此乃發生該事件,所帶給全監的「善果」!
筆者於民國六十四年間,服務台灣綠島監獄計八年多。瞭解道上兄弟稱之「漢子」的行事作風。就如自盡身亡六名收容同學,他們寧可自戕,而不傷害無辜。遺憾!這種「好漢」令人惋惜!該事件若換上他們心目中屬「不上道」者來處理,後果將甚疾首。這種結局,不得不令人相信,冥冥中乃全國參與犯罪矯正工作同仁,加上社會賢達如宗教家、教育家、醫學家、榮譽教誨師、企業家……等等平日勤造福的迴相善果。
不過,由數十年來在矯正機構內,接受矯正的收容同學們,未曾在矯正期間內,產生社會上治安的困擾觀之,可窺知全國各機關的矯正同仁們上道者居多,且具備上述「臨難毋苟免」特質暨「平日勤造福」責任心者,也占大多數。所謂「養兵千日,用在一朝。」這些特質與責任心,應歸功於正規養成教育(包括常年教育……等)和數十年實務工作磨練出的成效!
法務部羅瑩雪部長,在事發第一時間內以「勇於任事」來肯定支持和勉勵同仁們,我們應牢記在心,不懷憂喪志,更應努力邁進,全力以赴!
筆者特書此文與全國參與犯罪矯正同仁共勉之!
回 應:士隆
日期:2015-04-27 21:31:40
3F
沒人沒錢還超收 造就獄政黑洞
2015-04-25 02:46:10 聯合報 楊士隆/中正大學犯罪研究中心主任(嘉縣民雄)
高雄監獄受刑人挾持典獄長企圖脫逃事件,最根本原因之一,在於政府長期漠視矯正機關超額收容與人力不足問題。
過去十多年來,矯正機關收容人數攀升,面臨舍房過度擁擠問題,又因矯正機關被視為嫌惡設施,覓地成立新監往往遭受居民反對,成為無解難題。
唯有充分利用矯正機關既有土地,進行新建、擴建或改建,以解燃眉之急。但不論是新建、擴建或改建,均需政府編列預算支應。筆者長期觀察政府投注在獄政的相關經費,每年僅一百多億,實為杯水車薪;建議參考先進國家如美國,依警察、獄政及法院,以三:二:一的比例編列才合理。
但制度與硬體設施設計考量,再怎麼完善,沒有足夠人力維持運作,也是枉然。我國目前平均一個管理員要戒護十四點三個受刑人,除非管理員有三頭六臂,否則遭到收容人群起圍毆,後果堪虞。
又因收容人納入健保後,矯正機關必須派出人力戒護其外醫及住院。在人力捉襟見肘下,往往必須召回人員加班;加班又無合理報酬,大大影響戒護人員士氣。
再者,加班原是因應特殊勤務需求,然目前戒護警力短缺,加班已近似常態勤務,戒護人員身心俱疲、不堪負荷,紛紛提早退休;又因主任管理員與管理員比例過低,致使資深戒護人員升遷無望,紛紛外調,戒護管理經驗無法傳承,嚴重影響機關戒護安全。如本次高雄監獄工場主管,由資深主任管理員擔任,或可避免六名受刑人飲彈自盡的憾事發生。
政府若不採取更積極作為,留任資深戒護人員或增加戒護人力,聽憑人力失衡繼續惡化,不僅影響矯正機關安全,亦將影響收容人之日常作息,損害收容人基本人權。
此外,我國教化人力比過低,也是需要正視的。據統計矯正機關平均一個教化人員,必須要輔導一六八個收容人,達到輔導所應具備的基本品質與深度已屬困難,更遑論須篩選高風險收容人加強輔導。收容人個別情緒困擾及生活適應上之問題難以及時反映,亦令教化人員錯失教誨時機,造成其心理長期過度壓抑而發生事故。
對矯正機關花的每一分錢,絕對不是浪費,而是一種投資,只要能夠拯救一個收容人,避免出獄後再犯,就是拯救社會上每個潛在被害人或家庭,如此就能減少司法資源的浪費,政府豈能忽略這樣的經濟效益?
回 應:蘭魁
日期:2015-03-21 22:27:05
4F
李昌鈺:典獄長拿的手槍沒有子彈 扳機也未驗出DNA2015/03/20 19:53 報導
高雄監獄6名受刑人上月挾持典獄長14個小時後,舉槍自盡身亡。當時典獄長陳世志獲釋後手中拿了一把槍,引發外界揣測不斷;國際鑑識專家李昌鈺今天(20日)表示,根據刑事局鑑識中心鑑定,當時典獄長交出的手槍雖然有彈匣,但沒有任何子彈,「握把扳機」也並未驗出任何人的DNA;6名囚犯手持的槍支,同樣也沒有驗出典獄長的DNA,足以證明典獄長當天並沒有開槍。 (溫蘭魁報導)
高雄監獄鄭立德等6名囚犯2月11號下午挾持當時的典獄長陳世志和戒護科長14個小時之後,隔天(12日)清晨舉槍自盡身亡,陳世志典獄長獲釋之後,被發現,當時他手上拿著一把手槍,引起外界疑慮。
經刑事局鑑識中心比對鑑定當天現場所有的槍枝和子彈,並且與國際刑事鑑識專家李昌鈺博士就鑑識結果逐一討論,高雄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黃元冠表示,從現場拾獲的彈頭和彈殼進行比對,沒有任何一顆子彈或彈殼跟典獄長在現場交給鑑識人員的編號109的手槍相吻合,典獄長交回的這把手槍,雖然有彈匣,但,沒有任何子彈,而且,包括槍管內、握把扳機以及滑套,也沒有驗出任何人的DNA,李昌鈺博士也表示,6名受刑人當時所持的手槍,也沒有驗出典獄長的DNA「有採證過,在那些槍上面沒有找到典獄長的DNA。」
大寮監獄挾持人質事件,當時的典獄長陳世志和副典獄長賴政榮後來都遭到調職記過處分,不過,看在李昌鈺博士眼裡,則是對兩人相當肯定「典獄長,我不知道應不應該講,我很同情他們,他們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背了很多的負擔,在國外,假如他這樣的情形,每個人都講他做得很好,沒有引起其他更大的傷亡。」(攝影:溫蘭魁)
回 應:不足
日期:2015-03-10 18:45:49
5F
矯正機關 戒護警力>人力不足之因由?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50309001948-260402
回 應:達人
日期:2015-03-10 08:43:56
6F
無怨無悔--時間證明一切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
遭拔官,稱無怨念
http://mobile.n.yam.com/m/news.php?id=20150309903911
時間證明ㄧ切
http://newtalk.tw/mobile/news_in.php?id=57570
回 應:轉摘
日期:2015-03-03 13:09:39
7F
[Re]:轉摘2015年02月26日 中國時報時論廣場
(2015/2/26 下午 03:06:17)
內容 : ==>在負責任的文章中提到:
>現實社會中,打落水狗容易,講溫暖話很難,
>陳典獄長雖力挽狂瀾,仍不免悲劇收場,
>有功有過,社會輿論紛紛,
>然而還是應該向認真、負責任的陳典獄長說聲
>--辛苦了,您委屈了。
>>//高監211事件即便陳典閱歷無數,但在生死一念間當下,如未說「實話」,是否因創傷症候群所導致,把極大傷痛壓抑到潛意識而造成部分記憶遺忘?同時此時吾人是否應多點關懷、悲憫心,而非妄加揣測、撻伐?。
//再怎麼笨的人,也不會笨到危機解除時還帶著一支槍出來!可見歷經近19小時死亡邊緣的煎熬,身心所受的創傷早已超乎負荷達到精神恍惚程度,能獨自走出戒護區而不需別人攙扶已非常人所能及!
回 應:~葉毓蘭教授
日期:2015-02-25 09:27:28
8F
警政學者致 矯正人員 加油打氣 鼓勵的話 :~葉毓蘭教授
監所牆裡的沉默戰警們…………… 你們一向是安靜的單位,沉默的部隊!!
監獄雖超收嚴重,但礙於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後,戒護人員的員額請增更加不易。
錢鍾書在《圍城》把婚姻比喻成「圍牆」,外面的想衝進去,牆裡的想衝出來。 過去幾年三不五時就會發生一些刑案,歹徒被逮時招認的犯案動機令人傻眼: 「工作難找,想進去吃免費的牢飯!」上周高雄大寮監獄的六名受刑人,因為刑期太長、假釋無望,而監獄中的日子就難過,每個月的工資連衛生紙、內衣褲都買不起,要靠家人接濟,他們選擇在越獄不成後飲彈自盡,結束了他們口裡看不到希望,也沒有尊嚴的獄中歲月。
就像錢鍾書筆下的《圍城》,不管站在牆裡或牆外,永遠都有滿腹疑惑,兩頭都在擺盪,衝進去了,就被生存的種種煩愁包圍。 六名受刑人在自戕前透過矯正署長唸出的五點訴求,雖經媒體大幅報導,但是輿論歧異甚大, 同情這些受刑人、為六條人命扼腕的固然不少,但認為他們罪有應得,這些犯罪人沒有資格談希望、講尊嚴的也大有人在。 當然,牆裡的世界自成體系,牆外的我們很難一窺究竟,但是牆裡牆 外並非完全絕緣,他們的訴求反映出的問題,如果不能盡速解決,也 為台灣埋下多枚的不定時炸彈,牆內的問題不會永遠停留在牆內,也有可能溢出牆外來。
正如同在高雄大寮監獄六名囚犯在挾持人質、搶奪十枝長短槍與三百發子彈後,最先嘗試的事是企圖從側門越獄,如果不是高雄市員警的積極回應、有效壓制,這群擁有強大武力得越獄重刑犯勢將使台灣進入無邊的恐懼之中。 相較於逐年增加且刑期越來越長的收容人,矯正機關的戒護人力嚴重不足,目前實際執行戒護的人員只有4649人,因編制不足,戒護人力未獲合理配置,無法採二至三人搭配執勤,僅得採高危險、高壓力之單人執勤方式,面對監所裡越來越多的『重刑累、再犯或頑劣、幫派份子』等特殊收容人,單人執勤方式之管理更加危險,不但精神壓力沉重,生命亦時刻受到威脅,而戒護人員的《專業加給》在1984年比照警察最低標準後迄未能調整;
而雖然各矯正機關戒護人員超時加班情形嚴重,但加班費又受限於 需以民國90年度實支數之8成編列,無法增加,完全無視於民國95年刑法修正後的收容人重刑化、長刑期化的趨勢,在人力及待遇目前仍無法獲得改善情形下,基層戒護人員士氣低落,即使在經濟不景氣中,戒護人員仍紛紛求去,過去幾年的離職率分別為:100年3.44%、101年4.69%、102年4.74%,103年4.01%。
牆外的社會大眾可能不清楚,監獄雖然超收嚴重,但礙於中央政府機關總員額法後,戒護人員的員額請增更加不易;復以矯正署隸屬於法務部,但卻是部內最被邊緣化與矮化的機關,一如警察在行政體系中低落的地位一般。 為因應刑法修正,行政院曾在2006年起分三年增加法務部1000名員額,但是增加的員額,一半撥給檢察機關,另外一半分給其他所有的機關。廉政署成立之後,從業務性質觀之,理論上應由相近的調查局移撥人力,但是受影響的還是矯正署,在檢察獨大的法務系統中, 矯正署的困境遲遲未獲重視,更常成為政治角力下的犧牲者,繼續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這幾年來在廢死聯盟的奔走下,許多法官已經認同此一理念,在司法實務上幾乎鮮有判死者,於是犯罪者有恃無恐,卻忽略了2006年刑法修法通過《三振法案與一罪一罰》,首當其衝者就是的立刻面臨人滿為患,而第一線矯治人員又嚴重短缺的監所。 這些假釋無望的重刑犯,成為矯正工作不定時的炸彈,政府又缺乏配套措施,例如,美國在通過三振法案後,斥資建築超高度安全管理的監獄,專門收終身監禁的受刑人,台灣不僅不願意花錢去蓋高度安全管理的監獄,連獄政管理應該配備的人力與設備也吝於投資,讓矯正機關的戒護人員獨自面對『長期犯、無期犯、與三振刑犯人』面對沒有明天的焦躁囚情,他們不但要受到外界人權團體的批評,又要默默的接受風險,他們是牆裡的沉默戰警,政府再不改善戒護人力、設備、經費的合理化,恐怕沉默戰警們也會頹然倒下!
你們是司法的最後一道防線,沒有你們………………司法永遠也獨缺一角! 我們知道你們的無奈,但只能寄望政府能多加重視獄政和人員待遇, 而非只是一昧嘩眾取寵的單方注意受刑人的人權…………………… 我們社會大眾需要你們,向你們致上敬意!!
回 應:劫獄
日期:2015-02-20 19:49:19
9F
2015.02.12.→02.13. TVBS 22:30>23:00
鄭麗文主持台灣劫獄特別節目
專訪前法務部長廖正豪、警察大學賴擁連教授、
邱毅前立委等三人。(13日再訪中正大學楊士隆副校長)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
(1). http://youtu.be/U1e7hSzz9gU
台灣劫獄特別企劃-麗文_20150212_407_4(TVBS DMDD):
(2).http://youtu.be/WYXddQXOdG4
台灣劫獄特別企劃-麗文_20150212_407_3(TVBS DMDD):
(3).http://youtu.be/bA3uhTNB6eI
台灣劫獄特別企劃-麗文_20150212_407_2(TVBS DMDD):
(4).http://youtu.be/u1Jc-GmNrXE
(5).「麗文正經話_20150213_408_1(TVBS DMDD).mp4」:
http://youtu.be/5q9hqRJ-sWg
(6).麗文正經話_20150213_408_2(TVBS DMDD).mp4:
http://youtu.be/32bbS2SeL54
(7).麗文正經話_20150213_408_3(TVBS DMDD).mp4:
http://youtu.be/39tZ2WwpNJo
(8).麗文正經話_20150213_408_4(TVBS DMDD).mp4:
http://youtu.be/KwKRZQWmCxc
回 應:檢改
日期:2015-02-18 12:33:28
10F
法務部矯正署所屬矯正機關戒護安全管理檢討改進措施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
http://www.moj.gov.tw/ct.asp?xItem=377857&ctNode=27518&mp=001
回 應:面對
日期:2015-02-16 16:23:19
11F
轉貼>矯正署的說明暨一位矯正工作者的心聲供參:
(1).矯正署的說明>強化危機處理能力,保障機關人員安全:
高雄監獄第10工場鄭立德等6名受刑人,於昨(11)日15時10分候診期間,趁戒護主管糾正其他收容人之際,由身後將其壓制,並持預藏之剪刀刺傷其大腿及另名在場戒護役男之眉心及右小腿,同時搶奪戒護主管隨身配帶之通用鑰匙。
該監於事發後旋按本署所屬矯正機關處理重大事故作業要點處理並通報本署,相關挾持人質暴動事件始末詳如附表,本署於獲悉上開事件後隨即召集臺南、高雄、屏東等地區矯正機關靖安小組及日勤戒護人員共82名赴該監支援,並會同高雄地檢署、高雄市警局成立臨時指揮中心,統一指揮調度系統,同時通知家屬赴該監安撫受刑人情緖,本次脅持人質暴動事件已於本(12)日凌晨5時49分平息。
針對本次6名受刑人挾持人質暴動事件,本署皆以保障人員安全為原則,積極安撫受刑人情緖,惟仍造成相關人員傷亡,本署至表遺憾。為釐清事件發生之始末,本署業請高雄監獄儘速將事件發生原因及經過、處理過程、事後之檢討及改進事項,召集管教人員專案檢討並配合檢察機關偵查,釐清事實。為避免類此情事發生,本署將請各矯正機關強化槍械安全管理措施、深化幫派收容人及重罪累犯之動態管理、加強安全檢查及檢身作為、落實應變演習及強化機關危機處理能力等措施,以維護矯正機關安全及秩序。
http://www.mjac.moj.gov.tw/ct.asp?xItem=377288&ctNode=30058&mp=801
(2).高雄監獄挾持事件 法務部調查報告全文:
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
https://tw.news.yahoo.com/-110024018.html
(3).轉貼某一中階幹部>「矯正工作者的心聲」發表於Facebook的
感性文章」供參>值得省思 !
落幕了…同學再見
我們的困難才剛要開始
連續兩天關注著高監挾持人質事件發展
很多疑問伴隨著是更多的是委屈
因為這件事讓大家關注到社會被遺忘的角落
大家懷疑為何典獄長幹嘛自願換囚
這不僅牽涉到監獄的倫理
更難說出口的是監獄次文化
早期監所管教人員與受刑人是對立的
至少我畢業時是隨時帶著警棍並學會很多打人不留傷痕的技巧
一發生暴動第一個衝進去的一定是那些不怕死的官校畢業生還被人家笑傻
整天準備著要海扁這些竹聯四海天道的大哥
並移送到綠島去
後來逐漸管教人員與收容人感情越來越好
下了班 或許 容有少數同仁 還會到大哥開的酒店去紓解白天所受的鳥氣
而且也有可能 還不用付錢
不諱言很多管教同仁需要靠資深有經驗的櫳頭或幫派分子來維持監獄的紀律
與穩定囚情
我們盡量給收容人方便
但卻被解讀成特權或圖利
殊不知這樣的關係轉變甚至被起訴判刑….
讓管教人員與收容人的關係漸行漸遠
相互間的信任基礎薄弱
其他光怪陸離的戒護事故逐漸出現
管太嚴被監察院糾正並質疑沒有人權概念
申訴及外醫案件逐漸增加
弔詭的是裝了很多監視器
卻有更多意外致死的案例被質疑為凌虐並被放大檢視
監獄一再被質疑是沒有人權的地方
被處分與被告的職員逐漸增加
可笑的是只有 人跟錢 沒增加
沒關係我們花更多的時間在藝術質療並增加收容人的收入
漸漸的忽視了戒護的重要與戒心
也就是這樣形成了完美的風暴
6個同學自戕死亡
問我擔不擔心人質死亡
我想陳典自換囚就沒想到自己的安危
戲劇化的結果在於收容人感謝典獄長用生命與其博感情
更重要的是同學不想引起管教對立
而媒體與警察的介入只會讓悲劇產生
這是典獄長與矯正人員的自信
當署長第一時間帶領家屬前往親情溝通也是
絕對不相信我們同學會傷害人質
只擔心他們會想不開
這是監獄的潛規則
而你們要的自由我們不能給
就只剩下尊嚴了
6位同學的犧牲換來更多人的注視
但能否改變現狀我深感懷疑
加油!
路還很長…
同學記住出監請走大門
不行坐救護車從側門離開
不要說再見
不要用剪刀劃傷我俊俏的眉心
不可以花40分鐘拿滅火器破壞槍械室
更不可以以拿槍指著典獄長要高粱酒喝
更絕對不可以說好一起走
用生命換自由
太傷人
但我們一起面對好嗎?
要多學習忍耐與等待
我們會一直陪伴你們直到出監為止
不要說我沒說過
雖然你們看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