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點入下揭網址瀏覽>
1.台灣民間「能源會議」,前行政院長「江宜樺」示警;「非核」又要「淨零
碳排」,淪「空中樓閣」? (2022/07/17中國時報.周志豪.王玉樹.林良齊)
【台灣蔡政府,力推「非核家園」政策,造成國內陷入缺電、限電與空汙危機。前行
政院長「江宜樺」昨示警; 2025年非核家園,預期將跳票,若繼續朝「廢核」前進,
不僅電價將漲,民生、產業用電不足,更將與「國發會」設定的2050年「淨零碳排」
路線背道而馳,讓目標淪為「空中樓閣」。繼2019年後,「長風基金會」與「馬英九
基金會」,昨舉辦第二次民間能源會議。「江宜樺」致詞時指出,蔡政府「非核家園
政策」規畫到2025年,「燃煤發電」占比從47%減至30%,「天然氣」由34%提升到
50%;但到去年底,「再生能源」僅增加到6%,「燃煤發電」降到44%,「天然氣」
也只增加到37%,「非核家園」支票,可預期「將跳票」。---】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220717000272-260118?chdtv
2.「3.4兆全捐」?「比爾蓋茲」宣布;捐出全部資產,告別富豪榜,全球
震撼!(聯合報新聞網2022-07-16 DailyView網路溫度計/DailyView網路溫度計巴菲特)
(image source:FB/Bill Gates文/陳羿郿)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所帶來的衝擊,「比爾蓋茲」在推特上透漏,本
月已經捐贈200億美元(約新台幣5,978億)給基金會,並計劃到2026年前,基金會
用於慈善事業的支出,將從每年60億美元增加到90億美元(約新台幣2,690億)。此
外,「比爾蓋茲」也不諱言,「展望未來,我計畫將幾乎所有的財產捐給基金會,這
會使我的排名將下降,最終退出世界富豪榜」。他也公開感謝股神「巴菲特」
(Warren Buffett)長期以來對基金會的貢獻,「令人難以置信的慷慨舉動,是基金
會能長期發展的主要原因。」---】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465325?from=udn-catehotnews_ch2
(2022-07-16聯合報/編譯徐榆涵/即時報導)
【根據美國「華盛頓大學」健康指標和評估研究所(IHME)的研究發現;40歲以下
者飲酒對健康沒有任何好處,甚至遭受嚴重健康風險,包括車禍、傷害甚至謀殺等。
但40歲以上及沒有潛在疾病問題的族群,少量飲酒可能有助降低心血管疾病、中風
與糖尿病風險。這份於14日發表在醫學期刊《刺胳針》的研究,分析了204個國家和
地區的民眾飲酒習慣,發現截至2020年,攝入酒精達有害程度的人數累積為13.4億,
這些人中當有近77%是男性,而且近60%的有害健康狀況發生在15至39歲之間。---】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6466029?from=udn-catehotnews_ch2
4.歐洲「微風」太陽能飛機,創下「無人駕駛」,最長飛行記錄?
(英國BBC新聞中文網,湯姆·格肯Tom Gerken & 阿什莉·斯萬Ashleigh Swan技術事務報道
團隊2022年7月15日)
【飛行跟蹤數據顯示;歐洲飛機製造商「空中客車」打破了一項無人駕駛飛機飛行時
間最長的記錄。空客研發的太陽能動力「微風S」(Zephyr S)已經持續在空中不間斷
飛行26天,打破了一項2018年創下的記錄。這架無人機在大氣層中很高的高度飛行,
避開了商業航線和惡劣氣象條件。飛機上的電池能讓它在夜間繼續飛行,這意味著飛
機不必降落重續燃料。飛行數據顯示,這架飛機從「亞利桑那州」的測試場起飛後飛
到中美洲的「伯利茲」,然後從那裏又飛回原地。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的負責定位、
導航與授時部門的一名發言人對美國驅動網站(The Drive)說,最近的飛行測試
「旨在測試無人機的儲能能力,電池壽命,太陽能板效率,以及受地面站控制的能
力。」---】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science-62163120
5.前所未見?被「紙」和「膠水」蓋住,「梵谷」《農婦》圖畫背後,藏另
一「未割耳」的「自畫像」! (聯合報新聞網2022-07-16香港/文許懿安)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6465250?from=udn-catehotnews_ch2
6.美國「佛羅里達州」發生一男童熱死在「幼稚園」外之悲劇; 3歲男童遭
父遺車內6小時熱死,推算車內高溫達77°C。
(聯合報新聞網2022-07-16香港/文李納德)
https://udn.com/news/story/6812/6465294?from=udn-catehotnews_ch2
7.影/你買得下去嗎?「義大利」冰淇淋放「金箔」,一個要價2100元!
(聯合報新聞網2022-07-16德國之聲/德國之聲)
https://udn.com/news/story/6810/6466058?from=udn_ch2cate7225sub6810_pulldownmenu_v2
8.《人從哪裡來》?萬年解惑:為什麼「猩猩」、「猴子沒有演化成人?
(聯合報新聞網2022/07/15 「轉角說」)
https://global.udn.com/global_vision/story/8664/6458246
9.通膨嚴重?「辛巴威」傳賣趾換錢,「紐西蘭」有人吃蝸牛!
(聯合報新聞網2022-07-15世界日報/編譯中心/綜合14日電)
https://udn.com/news/story/6811/6463462?from=ddd-umaylikenews_ch2_story
11.台大「國際學生」畢業感言,他是>非洲來的學生,不用演講稿,用國語,
一氣呵成,苦學有成,懂得感恩,令人感動!
12.美景欣賞 !
13.問佛?「祁隆」唱,(好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eGOQsu3Czw
https://mp.weixin.qq.com/s/JHFkcU6s-IMAdqN_P5nQzA
15.兩則生活哲語趣事供分享:
(A).日本有一門新學問叫“終活”,就是「人生終結」活動,其中一項就是從
40歲以後的「處理物品」!
40歲開始,物品大量「斷舍離」,扔、扔、扔!
50歲處理再來玩不動的賽車、登山等青年時期最愛的運動器械工具等,
處理掉90%的書籍。
60歲處理不動產和傢俱,留一處簡單好管理、交通方便的,或乾脆去租
一套生活和整理打掃方便的小房子住。整理銀行存摺股票證券信用卡等,
只留1張最方便的銀行卡。
70歲~80歲處理汽車,開始完全依靠公共交通的生活。處理藝術品古玩等
收集品,走出對嗜好品的執著。精簡和處理相冊,留最小限的照片,並電子
版化,留一份給孩子。
80歲以後,逐步解約各類網路的I D,只留一個電子支付。處理掉大部分鍋
碗瓢盆等家裏的其他日用品。住房的處理和最後的手機line (line)、QQ解約
要具體委託某人或某公司。生活「簡單化」,周邊「清潔化」,內心「淡定
化」,說去「養老院」拎包就走,不給社會和兒女留垃圾和負擔。
>>老齡社會的新常識,看了以後,感觸很多,居然「日本人」有此「人生
哲學」!《和老同學、老朋友們,共同分享~~》
(感謝 2022年07月12日熊大律師Line 轉貼提供分享)
(辦公室指南 2022-07-16)
(1).錯誤定律:別人都不對,那就是自己的錯。
(2).效果定律:在傷口上落淚和在傷口上撒鹽,效果是一樣的。
(3).嫉妒定律:人們嫉妒的往往不是陌生人的飛黃騰達,而是身邊
的人飛黃騰達。
(4).方圓定律:人不能太方,也不能太圓,一個會傷人,一個會讓人
遠離你,因此人要橢圓。
(5).口水定律:當你紅得讓人流口水時,關於你的口水就會多起來。
(6).利用定律:不怕被人利用,就怕你沒用。
(7).成就定律:如果你沒有成就,你就會因平庸而沒有朋友;如果你
有了成就,你就會因卓越而失去朋友。
(8).餡餅定律:當天上掉下餡餅的時候,小心地上也有個陷阱在等著你。
(9).錯誤定律:人們日常所犯的最大錯誤,是對陌生人太客氣,
而對親密的人太苛刻。
(10).評價定律:不必好奇別人怎樣評價你,想想你是怎樣評價他的。
(11).蔥蒜定律:太拿自己當根蔥的人,往往特別善於:裝蒜。
(12).流言定律:流言是寫在水上的字,注定不持久,但是又傳得飛快。
(13).害怕定律:生手怕熟手,熟手怕高手,高手怕失手。
(14).難過定律:為你的難過而快樂的,是敵人;為你的快樂而快樂的,
是朋友;為你的難過而難過的,就是那些該放進心裡的人。
(15).傻瓜定律:把人家都當傻瓜,那一定是自己傻到了家。
(16).吃虧定律:只要你不認為自己吃了虧,別人也就一定沒佔著便宜。
(17).風雨定律:愛情經得起風雨,卻經不起平淡;友情經得起平淡,
卻經不起風雨!
故事一:
有人問農夫:“種了麥子了嗎?”
農夫:“沒,我擔心天不下雨。”
那人又問:“那你種棉花沒?”
農夫:“沒,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
那人再問:“那你種了什麼?”
農夫:“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
感悟:一個不願付出、不願冒風險的人,一事無成對他來說是再自然不過
的事。
故事二:
兩馬各拉一貨車。一馬走得快,一馬慢吞吞。於是主人把後面的貨全搬到
前面。後面的馬笑了:“切!越努力越遭折磨!”
誰知主人後來想:既然一匹馬就能拉車,幹嘛養兩匹?最後懶馬被宰掉吃了。
這就是經濟學中的懶馬效應。
感悟:讓人覺得你可有可無,你被踢開的日子就不遠了。
故事三:
一禪師見一蝎子掉到水里,決心救它。誰知一碰,蝎子蟄了他手指。禪師
無懼,再次出手,豈知又被蝎子狠狠蟄了一次。
旁有一人說:它老蜇人,何必救它?禪師答:蜇人是蝎子的天性,而善是我
的天性,我豈能因為它的天性,而放棄了我的天性。
感悟:我們的錯誤在於,因為外界的緣故而過多地改變了自己。
故事四:
曼德拉曾被關押27年,受盡虐待。
他就任總統時,邀請了三名曾虐待過他的看守到場。
當曼德拉起身恭敬地向看守致敬時,在場所有人乃至整個世界都靜了下來。
他說:當我走出囚室,邁過通往自由的監獄大門時,我已經清楚,自己若
不能把悲痛與怨恨留在身後,那麼我仍在獄中。
感悟:原諒他人,其實是昇華自己。
故事五:
一個小鎮中,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來了,開了
一個餐廳,第三個開了一個超市,這片很快就繁華了。
另一個小鎮,一位商人開了一個加油站生意特別好,第二個來了,開了
第二個加油站,第三個、第四個惡性競爭大家都沒得玩。
感悟:一味走別人的路,必將堵死自己的路。
故事六:
一隻烏鴉在飛行的途中碰到回家的鴿子。鴿子問:你要飛到哪?烏鴉說:
其實我不想走,但大家都嫌我的叫聲不好,所以我想離開。
鴿子告訴烏鴉:別白費力氣了!如果你不改變聲音,飛到哪都不會受歡迎的。
感悟: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變得更加美好,就從改變自己開始。
故事七:
小和尚負責清掃寺院落葉,每天要很長時間才能掃完。有人對他說:
“你打掃前用力搖樹,把落葉統統搖下來,明天就不用打掃了。
”小和尚覺得很對,就高興地照辦了,可第二天院子裡如往日一樣滿地落葉。
無論你今天怎麼用力,明天的落葉還是會飄下來。
感悟:活在當下。
故事八:
野豬和馬一起吃草,野豬時常使壞,不是踐踏青草,就是把水攪渾。馬十分
惱怒,一心想要報復,便去請獵人幫忙。獵人說除非馬套上轡頭讓他騎。
馬報復心切,答應了獵人的要求。獵人騎上馬打敗了野豬,隨後又把馬牽回
去,拴在馬槽邊,馬失去了原先的自由。
感悟:你不能容忍他人,就會給自己帶來不幸。
>資訊來源如下揭網址(點入網址;即出現原文字暨照片!)
https://mp.weixin.qq.com/s/Mj9OSAvCw9sDgwH01StoeA
(感謝>廖O淘先生2021/07/16轉貼E-mail提供分享)
本會為內政部登記合法之非營利社團法人,接受捐款,並可憑據依法報稅。
懇請大力支持,共襄盛舉,俾得圓滿實現本會任務,不勝感激!